中国的 OpenAI,出现了。
对标 OpenAI o1 正式版的国产大模型来了!
1 月 20 日晚,DeepSeek公司发布推理模型 DeepSeek-R1 正式版,同步开源模型权重,并允许用户利用模型输出、通过模型蒸馏等方式训练其他模型。
网友热评:这,才是真正的OpenAI。能力相当于一个月 200 美元的 ChatGPT o1 版本,却完全免费。
不止如此,DeepSeek 一同开源的还有「技术报告」,那些训练 R1 时踩过的坑、做过的事通通讲给你听,只为铺平 AGI 的路。
*时间阅读这份技术报告后,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 Jim Fan 带来了新鲜解读,值得我们大声齐读: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由非美国公司保持 OpenAI 最初的使命——做真正开放的前沿研究、为所有人赋能。这似乎讲不通,但戏剧性的往往最有可能发生。
DeepSeek-R1 不仅开源了大量模型,还泄露了所有训练秘密。他们可能是*个显示 RL飞轮发挥主要作用、持续增长的 OSS 项目。
影响可以通过『内部实现了 ASI』或『草莓计划』等神话名称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简单地转储原始算法和 matplotlib 学习曲线来产生影响。」
中国公司 DeepSeek,正在实现赶超 OpenAI 的使命。
01
DeepSeek-R1:
实力派选择「秀肌肉」
「DeepSeek-R1」的发布,摆明了是:有实力所以明晃晃地秀肌肉!
DeepSeek-R1 也同步上线了 API,对用户开放思维链输出,通过设置 model='deepseek-reasoner' 即可调用。
值得注意的是 DeepSeek-R1 API 服务定价为每百万输入 tokens 1 元/ 4 元(缓存未命中),每百万输出 tokens 16 元。看下面这这图你会有更直接的体感,输出 API 价格只有 OpenAI o1 的 3%。低价背后,显然仍是秀肌肉,价格实力展现了技术实力——从AIInfra 层面降本的技术能力。
第三波「秀肌肉」体现在开源开放。DeepSeek-R1 开源模型权重几乎是选择了最开放的许可证和用户协议,开源 License 统一使用 MIT,产品协议明确可「模型蒸馏」,主打一个让大家多多来基于它做二次开发、集成。DeepSeek 甚至主动给大家示范引导将 R1 作为教师模型来蒸馏出一个更小但仍有实力的模型,「通过 DeepSeek-R1 的输出,蒸馏了 6 个小模型开源给社区,其中 32B 和 70B 模型在多项能力上实现了对标 OpenAI o1-mini 的效果」。
事实上,模型开源选择不同的 License 背后大有学问,这直接体现不同模型厂商的开放程度,更体现开源背后的目的和策略。比如像 Llama、Qwen、GPT-2 等模型就不止开放权重,还开放了模型训练的源代码,这可能是为了追求衍生模型的繁荣。而 DeepSeek-R1 选择只开放权重,但换成了标准化、宽松的 MIT License,更多还是为了让更多开发者能用起来,感受 DeepSeek-R1 的能力。
我们再来通过几大主流测试基准来感受一下 DeepSeek-R1 的实力。「性能对齐 OpenAI-o1 正式版 DeepSeek-R1 在后训练阶段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
对于 DeepSeek-R1 带来的直观感受,硅基流动联合创始人杨攀表示,不止模型能力和性能出色,最近两个模型 在训练技术和模型底层架构上都做了*全球的创新,而且其论文开放程度也震惊了业界。
在一并公开的模型技术报告中,DeepSeek 将「DeepSeek-R1」训练技术全部公开,「旨在促进技术社区的充分交流与创新协作」。
对于开源模型加技术报告,开源社联合创始人林旅强此前向极客公园表示,开源是*的「秀技术肌肉」的方式,同时「有的开源模型只开源、不讲他是怎么做的,但是合乎大家期待的开源模型是要搭配技术报告,等于是发 paper 了。开源模型不够的,因为模型是黑盒子,技术报告会说明一些东西。DeepSeek 他们是很透明地把他的技术报告拿来公开,即使一定程度还是会捂着掖着,但是已经是开得比较有态度。今天全球范围的学术派还是会认为,你把一个东西做出来再以开源的方式,是有学术追求的。」
如果 DeepSeek 的目标是真正达到 AGI,就不断需要把踩过的坑、做过的事情开放出来,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开放才能让整个行业更快达到 AGI,他补充道。
最后,我们来随机看一些用户实测评价:
02
DeepSeek,还有什么
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尽管昨晚 DeepSeek-R1 的发布引发了「这才是 Open AI 吧」「东方的 OpenAI」等一片称赞。但 DeepSeek 强得非常扎实、全面。
去年在 2024 年 11 月 20 日发布 DeepSeek-R1-Lite 预览版时,美国著名半导体与 AI 咨询机构 Semianalysis 创始人 Dylan Patel 就坐不住了,*时间下场「提醒」大家:他们有 5 万张 H100GPU!请不要以为他们只有 1 万张 A100!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大概率不是事实,却能反映 DeepSeek-R1-Lite 的强悍到让行业紧张。
一个月后,DeepSeek 上线并同步开源了媲美 GPT-4o 和 Claude 3.5 Sonnet 的模型「DeepSeek-V3」,并附上了详实的技术报告。这一次,几乎惊动了整个硅谷AI圈。卡神、Alexandr Wang(Scale.ai 创始人)、田渊栋(Meta AI 科学家)、贾扬清(Lepton AI 创始人)……人均一句「难以置信」。就连 Sam Altman 都忍不住出来酸一把「复刻已经被验证过奏效的东西是容易的」。
随着模型性能逐渐走向全球*梯队,DeepSeek 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过去一年半,DeepSeek 专注于模型和研究,但从今年开始,DeepSeek 着手做应用了。
2025 年 1 月 15 日,DeepSeek 推出移动端 AI 助手「DeepSeek」App。目前看,DeepSeek App 跟网页版功能一致,主要有两个功能:联网搜索和深度思考,主打一个简洁,聊天记录也会同步显示在手机端和网页端,尚未针对移动端进行特定功能的打磨,也没有市面上 AI 助手类 App 丰富、fancy 的功能,更像是一个能让你在手机上体验 DeepSeek 最新模型的入口。
对此,一位投资人向极客公园解释 DeepSeek 开始做应用背后可能的战略转向:「前期 DeepSeek 靠自己的算力优势积累出了模型技术的*度。后期要补数据,发 App 是补数据的手段之一。接入用户数据和场景,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进行模型能力的迭代和升级。」
同时,有了 DeepSeek-R1 和其他模态、类型越来越好的模型,可以期待未来 DeepSeek 在比如代码模型/应用里有更激进的表现,惊喜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