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gg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内容

沃尔玛再撤一店大卖场退潮

沃尔玛再撤一店大卖场退潮

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卖场,如今门店频繁退出消费者视野。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新世界百货大望路店地下一层的沃尔玛超市内出现货架空置的情况。据内部人士透露,沃尔玛超市的租房合同已到期,门店原址也将有新超市品牌入驻。从高调拓展市场到近年来收缩传统业务,沃尔玛超市的标签也从“高大上”变成了“稀松平常”。合同到期、超市撤店的背后,脱不开大卖场业态式微的背景。

货品出现空缺

位于新世界百货大望路店的沃尔玛超市建国路店内,多数货架已经空置,摆放的商品也多在打折销售。

店内冰鲜产品的冰柜空荡荡,许多产品正在进行促销,雪糕冰柜前贴出“满60元立减15元”的优惠公告,水饺、汤圆等产品则任意2件9折,乳制品则分别有买二赠二、两件15.8元、满30元减8元等优惠。

蔬菜区只剩下部分果蔬,有的货架上仅有产品纸箱。在服饰区,大量的服饰支架被堆放到商场角落,儿童体验区亦用货架围了起来。店内身穿沃尔玛超市服装的售货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沃尔玛即将撤店,约在3月彻底闭店,售完的商品不会再补货。

“撤店原因与合同到期有关,公司不续租了”,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沃尔玛的位置未来还将开出新的超市,但具体的品牌尚不清楚。北京商报记者从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沃尔玛与物业方的合同确已到期。

对于上述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沃尔玛相关负责人,并询问沃尔玛超市业务下一步规划,但截至发稿,该负责人未给出回应。

传统卖场优势不再

其实,这是全球零售巨头近年相继关掉的又一家大卖场。知微见著,大卖场的黄金时期正在逐渐消失,当下的发展速度和开店速度难以像当年那样突飞猛进。消费习惯快速改变、即时配送日渐成熟、品牌网店拉动着消费者以及从业者更倾向于体量更小的零售业态,种种原因都冲击着大卖场。基于此,大卖场通过升级品类、调整门店等措施寻找更合适的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曾经的一路扩张也为当下的零售物业租金一路高涨埋下了伏笔。种类和价格优势不再,大面积带来高额租金成本,传统大卖场的优势日渐丧失。租约到期、战略调整、经营不善,这些或许是连锁超市、大卖场关店的直接导火索,而传统零售接连闭店的原因在于传统供应链体系优势不再。

近年来,顾客的消费习惯在发生变化,人们对刚需生活品的需求是必然的,但购买渠道发生了变化,这也影响了传统的商超渠道。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社区店崛起,快消品可选销售渠道增加。相比之下,走进传统大卖场,内部商品摆放、形式一如20年前的模样。新兴模式将筛选后的商品以更近的距离提供给消费者,大卖场或许正是输在了没有跟进新的消费需求与更新创新。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指出,由于消费习惯的转变,消费者对于大卖场业态的需求正逐步萎缩。“如今消费者到超市以购买新鲜的食材为主,已经不需要这么大面积的卖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区域零售企业的未来:打造中国“人本主义零售”》中也提到,外部环境的急速蜕变和不确定性增加,使中国零售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对于传统卖场来讲,亟待转型。与传统卖场深度促销、商品琳琅满目相对应的是,如今消费者更期望获得稳定的“质优价实”、追求优质精选,传统卖场亟待转型。

零售资源在重构

传统卖场供给已趋近饱和,因而零售商在拓店过程中已难以获取销售增量。总结连锁商超企业发布的2022年年度财报发现,多数企业出现利润亏损情况,步步高、中百集团、永辉超市等企业选择关停部分门店,“适度控制开店速度”也被连锁商超企业写进财报。

线下零售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及,线下商业空间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不可替代,消费者更期望通过逛超市来获得生活的真实感。对于大卖场原址的升级,赖阳认为,业态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表示,“整个业态应该重新规划,如打造商业与文化融合的项目,为消费者提供休闲文化、娱乐体验,重新调整业态的架构与运营”。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认为,大卖场业态的衰落与电商带来的冲击有关,电商的便利性分流了人们到店购物的需求。对于大卖场业态的转型升级,文志宏表示,“首先要做到全渠道化,即线上线下互动;同时还要增加到家服务,也就是即时零售的模式”。此外,强化卖场的服务功能与体验感、增强商品差异性也是大卖场业态转型的方向。

商超市场的细分化愈发明显。零售行业都在不断进化来适应消费者。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兴在这个时代激烈碰撞、相互借鉴,商超、大卖场也将在调试中迎来新的风口。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